名师工作日志
——黄孝玉老师工作日志
再次面对突然的网课,真是“几家无奈几家愁”。作为从疫情开始就化身女主播的语文老师兼班主任,也是“望网兴叹”!个人觉得,这个“网”不仅仅指“网络”,还应该是老师以学生为经、以家长为纬编织的一张洒向知识大海的网,能不能从大海里捕获知识、能不能“满网而归”,要看这张网够不够细密结实,织网的班主任就显得尤为重要。
正如朱校长所说“线上线下的教学融合,是当今教学的新常态,我们的教学需要用好学生大脑新的学习偏好,使线上线下教学有机的融合。”如何在线上教学期间发挥班主任的有力作用?自己也在不断地思考和尝试。
【努力为家长减负】
教师是教育的实施者,家长只能是帮扶,不能因为上课地点改变就让家长做老师的替代者,但学生毕竟在家里上课、作业,老师与家长适时紧密的配合,会让教育效果事半功倍。
1.为家长减负之一:引领家长做孩子成长路上的帮扶者
依据《正面管教》里面讲到的“日常惯例表”,结合班级实际情况,我设计了两个表格。一个是主题为“无奋斗,不青春”的“学生自主管理记录表”,旨在让学生每天都清楚的知道自己需要做哪些事情,再结合学校的《目标导航》系统,让学生逐步实现网课期间的自主管理;另一个是主题为“做孩子成长路上帮扶者”的“家长日常观察反馈表”,家长只需要把自己当天观察到的现象做简单记录即可,班主任适时做好汇总,就可以很清楚的知道学生在家里的真实情况,利用学校的“晨会”“午会”平台及时点评,给与学生更多正向的评价,获得表扬的同学会有新的动力,同时也会促进班级其他同学向优秀看齐。
2.为家长减负之二:解决每个家庭都面临的头等难题
经过调查了解,“学生整天放不下手机”是网课期间每个家庭都面临的头等难题。作为网络时代的原住民,现阶段的中学生母胎就是“手机控”,因为妈妈怀孕期间也“放不下手机”。这个问题的存在,既不能忽视,也不能强制,那只能用平和的心态去面对。本着做有道德老师的原则,与学生协商解决方案。先设计问题“你平时愿意被控制吗?”、“你怎么被手机控制了?”、“考试脑科学中学到的海马体‘把门’原则你还记得吗?”、“不使用手机会危及到生命吗?”、“你有解决手机问题的合适方案吗?”一系列的问题之后大家达成了共识:我要合理使用手机,我不能被手机控制!那好,我们就制定一个班级公约,公约就两条:每天用手机不超过两个小时;每天晚上十点之前主动把手机放家长那里代为保管。这时候需要家长的配合,每天晚上在班级群里接龙“学生姓名+交手机时间”,家长只接龙,无需催促,老师利用“三会”平台及时评价,并给表现优秀的同学一些“特权”,比如“午会”让老师播放自己喜欢的歌曲一首、返校后“免周清”一次等等。因为是班主任和全体同学商定的“公约”,目前执行良好,有家长反馈,手机晚上不在孩子手里,夜里总算可以睡个安稳觉了。
【用心为学生增力】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老师起到引导作用,只有学生开足马力,学习才会有效果,作为班主任,就要想尽一切办法,给学生“增力”。
1.给学生增力之一:让优等生带着跑起来
九二班共36名同学,如果班主任一对一引领,事倍功半,那就让一部分人先跑起来!班级共9个团队长,7个学科共14位科代表,这23位同学先有身份认定:你们就是班级最优秀的同学!不要担心孩子会觉得人数多不在意,每位同学都愿意把“优秀”的标签挂在自己的胸前。我对这两个组织分别引领,让团队长关注自己组内另三位同学上课、作业及日常,让科代表关注本学科课堂、作业及测试,两个组织隔天进行小结并分享给同学们,等于23位优等生带着另外13位同学前进,班主任只要组织得当,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自己学科教学的精心准备上。
2.给学生增力之二:待优生需要更多的温暖
相信每一个班级都有让班主任本人“不断成长”的学生。这部分学生因为各方面的原因,目前还是待优生,他们需要更多的温暖与关爱。对这些孩子,我的做法是提醒提醒再提醒。批评绝不公开,表扬毫不吝啬!事无巨细的提醒加上及时的找出闪光点,绞尽脑汁让他快点把“优秀”的标签贴在胸前。引领孩子的同时,平复家长情绪,针对学生实际情况,给家长一些个性化的教育方案,永远做家长在教育孩子方面最坚强的后盾!一个孩子的进步就是一个家庭的希望,就跟沙滩上把小鱼扔进海里的小男孩儿相信捡起的每一条小鱼都在意自己的做法一样,我也相信,不断被老师用温暖和关爱包围的孩子一定能进步!
3.给学生增力之三:让所有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注
眉毛胡子一把抓,忙得不可开交,最终还可能一无所获。这就要求班主任在网课期间找准要害、抓住重点,集中注意力,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分团队、分学科、分要点、分类型都可以。比如,周一全天,我就紧盯班级“金榜题名”和“逢考必胜”两个团队,从上课互动、作业质量、日常行为等方面对每位同学进行客观的分析,每一种观察面,都找到榜样并及时评价,不让优秀的学生默默无闻;针对不足之处指出问题的同时一定给出合理建议,不让被提醒的学生一头雾水。在评价这两个小组的时候,告诉全班同学,老师会记录每一个团队的表现分阶段反馈给大家,让所有的学生都明白:老师一直在关注着我的方方面面。
那一根网线连接了世界,也连接了班主任和每一个家庭,因为我们有共同的愿望:希望孩子更加优秀!所以愿意用自己微薄的力量,教会孩子们织好捕捞知识的大网,在网课期间,也能不负青春、无愧华年!
- 上一篇
名师工作日志 ——崔建闯老师工作日志
- 下一篇
名师工作日志——杨永强老师工作日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