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走向优秀,让未来更有力量
中学课本里有两篇文章,一篇是《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一篇是《谈创造性思维》,是我最喜欢的课文,一是吻合我的教育理念,二是我的学生正需要这样的教育智慧。
在国家提出的核心素养之后,我在班级管理和语文教学中更加关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提升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高阶思维是指发生在较高认知水平上的心智活动或认知能力。随着国家对高精尖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我作为一名小小的中学教师,反思多年对优秀生的培养,我有几点想法。
一、定位方向——为孩子装上“目标导航”这个GPS
我校有指引职业生涯规划的目标导航系统,学生跨进校门,走进我班级的第一天,我就指导每一名学生树立远大的目标,站在未来,谋划现在,用目标来引领和激励自己的学习生活。结合我校一日三会之晚省增力,班级晚会上辅导孩子书写目标导航,加强对学生的理想教育,尤其是帮助优生尽早规划自己的一生,确立自己阶段性的奋斗目标。这样,日复一日,我通过目标的导向功能、激励功能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通过目标的分解与落实来达成总目标。
二、激发潜能——鼓励孩子敢于 “批判性思维”
优秀生有着丰富的知识积累,思维活跃,在课堂上我着力创设让学生深入思考、创新思维的气氛 ,设置一些有梯度、有难度、启发思维的问题,让学生在讨论中探究,鼓励学生积极发言,积极与同学配合,善于聆听,学会表达。随着学习的深入,我引导学生在质疑的同时,能大胆地对问题提出不同的见解,直至他们自己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寻觅真理的艰难道路上也会出现一些错误,但这是好现象,我经常给予鼓励和肯定。培养他们大胆实践,不怕出错,鼓励学生敢于质疑。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以此激励学生不断地质疑,不断地去探索、学习、提高,增强信心。这样,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学生敢于提问了,会提问了,乐于提问了,并且学会善于把问号变为句号,又从句号中产生新的问号……
三、互助竞争——用好“五学智慧课堂”这个载体
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需要有个性化的系统性的教学安排。包括学生对学习目标的确定、对学习进程的调控、对教学过程的监控、对学习效果的评价等诸多内容。如何科学高效、又充满智慧与艺术的实施教学?我灵活运用“五学智慧课堂”,以生为本、以学为原,利用平板电脑,依托智慧教学平台,课上组织学生师生互动、收发作业、实时统计、错题收集、即时回答,课下利用平板安排预习、分层作业,互批互助。
同时建构微课超市。微课分多种课型:旧知搭桥微课、预习新知微课、知识点建构微课、重难点强化微课、易错点解析微课、分层辅导微课、作业点拨纠错微课等,旨在解决教学当中精心管理的问题、分层精准教学的问题、重难点精确反复学习的问题,微课教学有很大的灵活性,可循环利用,节约师生时间成本,引导学生用在当用之时,用在可用之处,在学校分层分类听讲,在家依据自己的需要使用,让学习持久发生,满足了教师更专业的教,学生个性化的学的需求,不同层次的学生想学多快学多快、想学多深学多深。微课深受同学们的欢迎,慢慢的,学生积极参与录制微课,更是促进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和成绩的稳步提升。
在课堂内外智慧学习的基础上,依据我班学生学习基础扎实、学习能力较强的特点,又成立提高性的自学小组,让学生在自学中后互相讨论,互相启发,课内与课外知识融会贯通,他们在熟练掌握课内知识的同时,扩大知识面,满足优秀生的求知欲。我再指导他们自学课外的辅导材料,多涉猎各类书籍,布置一定量的练习和阅读,使学生能较好地巩固和运用所学的知识。接着,我采用个人和小组竞赛的形式,在班内定期开展比赛活动,制定目标激励卡,定目标和竞争对手,形成竞争的意识,创设竞争的氛围,促使他们的思维处于积极活跃的状态。并在目标完成后,一步步为他们制定更高层次的目标,让他们在完成目标的过程中,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增强对学习的兴趣。同时成立互帮互助小组,开展了一帮一活动,取长补短,共同提高,提倡优生争当小老师,在帮助同伴学习中锻炼自己的思维,发挥自身特长,为班级学风建设献计出力。
四、敢于创新——打开孩子“高阶思维”的广阔通道
创新思维,是指解决某个问题时不受过去经验束缚,多方向、多角度探求问题的一种思维,教师要创设有效课堂情境,精心设计课堂问题,并善于引导和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需要教师构建一个开放式的教学环境,给予学生一个自由的思维空间。一方面允许学生对知识大胆设想、对教学内容敢于设疑;另一方面允许学生“节外生枝”,突发奇想,求同存异。同学们可以从已有的知识出发,尽可能朝着各个方面辐射、培养思维的多元性和灵活性,达到训练创新思维的目的。教学中,我们教师可以根据课本内容提出问题,编题组卷,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一问多答、一题多解。坚持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在复杂问题情境下深入分析、小心求证、客观评价、大胆创新。而是否具有“高阶思维”就是普通和卓越的分界线。
借力发力——让“导师制”助力“个性化”
我校成立了导师制,优秀生的选拔与培养依赖一支高水平的教师团队,优秀生培养就需要一对一的导师团队,负责学生的学业和心理的档案化管理,追踪和指导优秀生的培养情况。其目的是为他们能有更长足的进步,同时也关注这些优秀生的个别薄弱环节,提供个性化发展的套餐,服务到位、获得实效。例如:每一次考试后,分别给予指导和帮助,组织学生分析,总结经验教训,将每一个学生多次测试成绩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优等生的弱势题型或代表某个知识块,或代表某种能力点的考查,通过分析可以发现优等生在这一学科中的弱势和存在的问题,然后针对弱项施以整改措施,调整学习方法,端正学习态度,积极投入学习,使他们扬长避短,进步更快。对个别学生,给予个性化的帮助,进行提高性的练习,最大限度发挥他们的潜能,形成稳定的优秀生团队,让优秀的队伍走得更远。
我也在不断通过学习和实践丰富班级管理和课堂教学内容,优化教育教学模式,将培养优秀生的核心素养作为教育目标,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社会责任意识和科学探索精神,使学生成为会学习、善于学习,能够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合格人才。因为,没有任何一项事业比培养优秀的孩子更伟大,少年强则国强,这就是未来的力量。
文/杨永强
- 上一篇
“青春的颜色”是什么?
- 下一篇
线上教学变中变,智慧课堂发“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