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信箱:jyzx371@163.com
中文   |   English
您的位置 \ 首页>国际部 > 国际游学 > 游学行程
2019年美国游学日记——教师
发布日期:2019/12/11

童言无忌谈教育

《未来当中国孩子遭遇美国孩子谁会领先?》这是一场没有结果的争论,连专家名人和教育大咖们也众说纷纭。今天把这篇文章分享给学生,让他们结合三周美国的学习生活谈感受,着实有难度。但经历即是最好的教育,学生的文字中展现了“常识、理性、感性”三者的共存,也体现了朱校长赴美前叮嘱学生要有“批判性思维”。


今天是来到美国的第三周,我读了朱校长的文章《未来当中国孩子遭遇美国孩子究竟是谁领先?》,我认为中国和美国的教育各有千秋,中国的教育:严,这几乎是每个学生的心理话,但是,“严”真的不好吗?中国自古就有严师出高徒的案例,严格,是中国教育的代名词,但是中国的学生过于懒惰,有很多人想要找到一个舒适的环境去上学.他们只不过是想逃避。

而美国的教育偏向自由,课堂秩序不太好,学生上课几乎可以做任何事.但是美国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却比中国的多的多,这值得我们深思.

不要说美国教育或中国教育非常好,都有好的地方和坏的,因人而异.

                                               ——  秦航

很早就听说过美国教育与中国教育的差异之大,虽称不上是天壤之别,也有太多不同。并不是在批判哪个教育,而是中国教育的强者思维其实在某种意义上只是一种催动剂,催动我们去完成各种各样的“任务”从而获得成长与经验。美国教育更像是把你放在一叶小舟上再丢进大海里,然后给你一对船桨让你自己选择道路,前进的快慢方向的正确都取决于自己,也就是美国教育中更突出的自律性。

这几天真正亲身体验过之后感触颇深,尽管沟通理解上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是不大影响对这种教育的认知。我感觉这边并不是像以前听说的那么轻松,尤其是这个星期的评定表,有的同学表上甚至出现了F等级!如果不努力结果也不会一直是合自己心意的。不管怎么说每种教育都各有利弊,不能单从片面判断。

                                          ——翟旭洋


今天看了一篇文章,是关于美国和中国的教育,我觉得美国的教育很自由,不只是在课堂在平时家长也会给孩子自由选择的权利,如果你对这件事情感兴趣,好,你可以去学习,你自由选择,这些都是你自己做的决定。但是在中国就不一样,中国的家长更偏向于我是为你好的起点出发,先入为主的跟风学习,同事亲戚朋友的孩子都去学习钢琴了,好,你也去学,在还没有必要去学习奥数的时候,周围人都报辅导班了,好,你也要去,每次问到的时候都只有一句话,我是为你好,但是在这背后就没有考虑孩子是否适合这个,如果孩子对钢琴没有任何兴趣和天赋,去强迫学习对他们也只是一种压力而已。

但是美国的自由不一定适用于所有人,没有目标无所事事的人在放学后不知道去做什么,而中国每天是很紧张,但是会引导你如何做,所以不要因为别人的事情影响自己。

                                  ——李梦盈

今天是个能听懂课的一天!今天最兴奋的事就是关于今天的每节课都能听懂,上午的历史课时,老师刚开口时我并不知道她这节课要我们干什么,但是之后老师给我们解释,而我们也不断的去询问这节课的主题。这节课是我们一个主题课程的开端,是关于美国新闻自由的探究,而我们需要做一个关于美国自由和中国自由的发言,而它们两者之间差距并不大,都要报道真实的时间,都支持言论自由只是美国的新闻自由还有关于宗教自由。

下午是关于美国教育和中国教育的差距,看完之后觉得美国教育和中国教育都有各自的缺点和优势,中国是注重结果,而美国是注重过程。而两国的孩子也都有各自的重任,美国的孩子虽然每天的作业不多,但是他们每天都有一系列的运动,慈善,和社交一系列,而中国的孩子虽然没有这些而是每天有很多作业,但是学校也会有一系列的活动去培养这些。两种的教育方式有利有弊,但是这两种方式都有意识的去补上这些缺点。讨论这一切的根源都是还是因为两个国家的教育方式不同,以致导致两个国家的家长和人的固定思想。不论这个国家的教育模式怎么样。只要每个人有意识的去意识到自己缺少什么,最终都会变成自己想要的那样。

                                           ——许佳乐

今天是本周的最后一天。早上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一个任务,让我们读他发的文章,然后认真思考下午分享。文章的题目是《未来当中国孩子遇到美国孩子,究竟谁会领先?》读完了这一篇文章,我深有启发。

文章里说是每天做作业做到深夜的人会赢,还是每天打球打的累死的,死去活来的会赢?接着他讲了美国注重的教育,分别是健全的人格,培养团队协作能力,体育能力和爱的能力,接着,他说美国孩子和中国孩子一样,过得一点都不轻松。中国孩子忙着做作业,忙着上补习班,美国孩子则把大把的时间花在体育、慈善、阅读、社交和各种各样的活动上。

因此,我认为,不能盲目的去相信国外的教育比国内的好,这是丝毫不相同的两种教育模式,而且这两种模式注重的并不是一样的方面,比如,在国内学习好的人到了国外突然就不好了,在国内学习不好的人,一到国外,学习突然就好了。

所以,并不能盲目的去相信或跟风,效果因人而异。

                                    ——张津涛

今天看了朱校长发来的一篇文章《未来,当中国孩子遇见美国孩子,究竟谁领先?》真是再次刷新了我的认知。

先引用一下作者对美国教育的总结,“美国教育体系最看重四个方面的基本素质:健全的人格培养、团队协作能力、体育能力和爱的能力。”确实,美国人一天就大概七个小时待在学校,而自由的课堂气氛、个性的老师、走班制度等造就了美国学生的健全人格,团队协作,体育爱好等综合素质。当他们放学后,也会写作业,但相对中国来说,还是较少的。但他们还有八九个小时的自由时间,他们也许会滑板,打篮球,培养各种体育运动,部分也会有补习班。

再说中国,早上也是六点起床,但是要学习到十点才能放学,相对美国,中国还是更看重知识,所以中国人就没那么多培养综合素质的机会了。总得来说,中国人会学习知识,但缺少综合能力,而美国人综合能力强,但论知识,确实不比中国学生厉害。怎么说呢,两个国家的教育都有些极端。我们在中国学习感到学习累,也许在美国学习还会感到空虚。

题目这个问题很抽象。我们无法否认哪个国家的教育正确与否,毕竟两国都那么厉害,教育的理念自然有它的道理。我认为,知识与综合素养是一个人学习阶段的必学项,而中美知识相反,中国先让孩子主要学好知识,以综合素质教育为辅助;美国是让孩子在少年阶段,培养好综合素质,在高中大学阶段再注重学习。

我想过,如果两种模式能融合一下,不是更好吗?当然这不是我们能决定的,我们改变不了教育模式,但我们能做的,是适应当前教育模式,只要你努力,哪种模式也不会耽误你成功!

                                           ——王子祥

你好,洛杉矶。今天是我遇见你的第19天。

今天,令我感受最深的是朱校长发给我们的一篇文章,题目是《未来当中国孩子遭遇美国孩子,究竟是谁领先?》。这篇文章,给我有很大的启发。

在中美教育的优势和劣势上我有了更深一步的理解。中国孩子的未来拼的是自己的能力,这一点也成为学生学习的动力之一。在中国,你不努力就没有办法在社会中生存下去。其实,在中国如此,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是如此。

与美国不同的是中国强调的是“强者思维”这点也是好的。但中国现在的短板就是体育,团队协作。这两方面,尤其是体育,中国过没有从小抓起,而是在初中才开始真正重视。而美国则不同他们的家庭从小培养他们体育能力。使他们对体育从心底中喜爱。

但美国,在教育上也不是特别完美,尤其是小学到高中的基础教育,他们特别不重视数学,他们学习数学,总想一口吃成个胖子,但他们也特别重视学生们的性格,任何事让学生自己做决定。这也培养了他们的自理能力,不让他们从小就养成程序化的习惯。

我认为中国和美国的学生在未来的竞争中,都有各自的优势。也有各自的短板。而且他们将来面对的社会环境也不同,自然需要的教育方式也会不同。

                                                   ——赵博轩


教育制度没有对与错,土壤不同开花结果自然不同,颠覆难求融合易得,引用学生子祥的话“如果两种模式能融合一下,不是更好吗?当然这不是我们能决定的,我们改变不了教育模式,但我们能做的,是适应当前教育模式,只要你努力,哪种模式也不会耽误你成功!”

此行美国,如果孩子们都抱着如此态度深度体验美国学习和生活,自然收获多多。